七月的天白云飄飄,七月的地綠草茵茵,七月的五臺縣是那樣秀美多姿:一個個公園花紅葉綠,一條條林間小道曲直蜿蜒,一彎彎河水銀波閃爍……這是五臺縣歷時3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后出現的新氣象、新容貌,凸顯出了當地的“公園效應”提升了國家園林縣城的品位。
從2016年起,五臺縣在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、省級環保模范縣城和省級園林縣城的基礎上,又全方位成功創建了國家園林縣城,出臺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細則,將6大項47小項任務指標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,重點建設4個公園。3年多時間,先后投資1.4億元,建起了文昌山公園、玉軒公園、臺虒公園、瀛湖公園。4個“生態公園”如4顆綠色的寶石鑲嵌在建成區447公頃范圍內。
如果您走在縣城慮虒河“玉軒橋”上,首先看到的是四角亭、仿古亭欄、雕塑荷花、景觀燈塔、橡膠壩等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長趙耀偉指著橋南和橋北介紹:“這里原來是一片河灘,一座玉軒橋將河灘攔腰切斷,建成了玉軒公園景觀帶,上游為433米,下游為588米。總投資4500萬元,綠化面積7.2公頃,蓄水面積6公項,蓄水量8.1萬立方米。”
引人矚目的音樂噴泉池就位于玉軒橋東南方向,直徑18米的圓形水池中水光閃爍,428個噴頭射出的水花隨音樂變換著各種圖案,
在強光燈的輝映下五光十色、纓絡萬象。圓池外壁由4組48片草白玉石圍成,按一年四季12個月雕刻著不同月份的花卉。音樂噴泉的南部,又分東西兩邊雕刻有青龍兩條,長4.8米,高2.2米,底座兩面各雕2只鳳凰,青龍的中間有巨珠一枚,謂之“二龍戲珠”。郝家腦村農民郝金花在玉軒公園圪轉了一個上午,回村與左鄰右舍嘮叨了一個時辰:“我去過太原的晉祠公園、忻州的人民公園,都不如咱這‘河道公園’,遠有橋、近有水,種的花草比山坡都大。”
“臺虒公園總投資2930萬元,占地24.2公頃,其中綠化面積16.7公頃,水系面積4.3公頃,廣場及道路面積3.2公頃。”五臺縣園林處主任李海云如數家珍。園內設有亭、臺、橋、欄、停車場等,種植杏樹、龍爪槐、海棠、梨樹等喬木4500余棵,草坪約4萬平方米。該公園還科學利用植物對生活污水進行消化、改善、凈化,新建生物凈化潭2個,植物濾水總面積7000平方米。
今年90歲的五臺縣原政協常委白雪如老人,經常坐在街上和人們說:“我新中國成立前參加工作,經歷70多年,縣城的發展都見過,這幾年變化特別大,尤其是這4個公園,以前是垃圾遍地、臭水橫流,如今卻成了環境這么好的地方。”
3年多時間,五臺縣縣城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了180.45公頃,綠化覆蓋面積達191.67公頃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9.99平方米。一個個“生態公園”凸顯了五臺縣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的“公園效應”。